佛教知识

佛教知识|八正道:正念、正定

作者:镇隆寺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5-08 21:11:36     浏览次数 :61

[返回]

正念,又名“谛意”。正念是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,令不忘失,即是依四圣谛理,顺念、遍念、忆念、念诸道品。若以四念处为例,即是忆念观照“身、受、心、法”的自相及共相,以对治净、乐、常、我的四种颠倒,由四念虑而生起念根、念力、念觉支。


身念处,观自相是观自身相不净,其共相则是观自身是苦、空、非常、非我,以对治身净的颠倒想;受念处,观自相是观自己欣求乐受,结果却生苦受,其共相则观自己所受是苦、空、非常、非我相,以之对治乐受的颠倒想;心念处,观自相是观自己能求之心不住,观其共相是观不住之心,是苦、空、非常、非我,以之对治心是恒常的颠倒想;法念处,观自相是观一切法,皆为因缘所生,无有自性,即成观法无我,观其共相是观一切法,无非是苦、空、非常、非我,以对治把一切法执之为我的颠倒想。


正念,是与无漏慧相应的。事实上,八正道虽然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七科,但是它*完备,也可以独立运作,因为它涵盖了前面的六个科目。八正道里有理论、有方法,也有平常生活实践之准则,以及如何到达修行智慧和禅定的目的。若以六念法门为例,一心忆念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天、念施,便是正念。若以净土法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为例,念佛念至临命终时,能够心不颠倒,意不错乱,便名之谓不失正念。


正定,又名“谛定”。正念修习成就,即能成就正定,即是离五欲及五盖的恶不善法,成就初禅乃至四禅,由世俗有漏的世间禅定,依四圣谛趣向涅槃的胜定,故名正定。依正定而起现证缘起寂灭性的无漏慧,那便是涅槃智,也就是断烦恼、了生死、得解脱。    


正定,是八正道里的第八项,也是三十七道品的*后一个道品。三十七道品一开始是四念处修观,而后修四种神足的禅定,而正定便是与四神足、定根、定力、定觉支相应的解脱定。




禅定的定义为“心一境性”,性质是念头止于一个境界,止于一点上;是由五停心,特别是数息及不净二观,另有八解脱、八胜处、十遍处修习而成。定是有层次与阶段的,正定是*高而殊胜的出世间禅定。


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,心能够比较稳定,情绪不易受到波动、起伏,似乎有点定力、定功,似乎也可以称之为定,但这不是禅定。真正修行禅定的方法而得较深的定,有“四禅八定”的层次,四禅是色界的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每一禅就是一个定的层次,而入第四禅后又有四种深定,是无色界的定,实际上就是四个禅天之中,有八个层次的定。


在佛法所见的凡夫世界分为三大层次:(一)欲界,欲界的众生执着于贪恋的享受,追求五欲,不离五盖等恶不善法,以物质世界为自己的生命,若欲界众生能够次第修九住心,而与舍受相应,即入未至定,成为初禅的前方便。(二)色界,已进入禅定的境界,感觉到住在定之中,而被物质负担释放了的觉受。它有四阶,初禅离生喜乐、二禅定生喜乐、三禅离喜妙乐、四禅舍念清净。(三)无色界,更深的禅定,属于第四禅天里更高层次,也有四阶,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、非想非非想处。即使到达了这个层次,如果执着于禅定的经验,执着于禅定的寂静,仍未得解脱,若有无漏慧相应,如此便可由四禅而入第九次第的灭尽定,便从三界永得解脱。


大家尚未得到解脱,也未成佛,也不可能马上证得阿罗汉果,讲八正道的正定,似乎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。但是修习正定还是有用的,普通凡夫虽未修得四禅八定,也可以练习着在平常生活里,如何能够不受身心与环境状况的影响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!